糖友牙齿松动、牙龈红肿?警惕糖尿病口腔病变!
时间:2024-12-28 14:44:43
来源:
广州科大中医医院
浏览:7089
日常生活中,很多糖友会出现牙齿松动、牙龈红肿等口腔问题,这和糖尿病有关系吗?应该如何治疗呢?为此我们约请广州糖尿病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的主任,为大家做一个解答。
【专家解答】糖尿病不仅会损害肾脏、眼睛、心脏和神经,还会导致多种口腔疾病。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2—3倍,且糖友口腔疾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均较非糖尿病者明显增加。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机体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患者的唾液量减少、唾液内葡萄糖浓度升高,进而使口腔的自洁力下降,口腔内环境改变,致使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组织抗感染能力减弱、伤口愈合能力下降;而且,糖尿病患者的糖化末端产物升高,刺激口腔炎症细胞因子产生,这些炎症介质又能激活破骨细胞和胶原酶,加重牙槽骨及牙周软组织破坏程度,从而引发口腔病变。
糖尿病口腔病变在临床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疾病:
牙龋病
糖尿病患者口腔微生态改变,口内龋齿患病率高且牙龈病进展速度快,龋齿在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牙齿松动脱落
糖尿病患者龋齿的龋缘容易出现肉芽肿并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内积脓会使齿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及脱落。高龄糖尿病患者牙齿松脱现象更为普遍,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牙齿脱落的风险更高。
牙周病、牙龈炎
牙周病涉及多种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韧带、牙髓、牙龈),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牙周炎症反应,如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脓肿,易出现牙龈肿胀、萎缩、出血,牙周溢脓,牙齿松动等,是导致糖友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蛀牙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使唾液中含糖量较高、唾液量少,牙齿的自洁作用减弱,由此易导致蛀牙的发生。
口腔疾病带来的不仅是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同时也对血糖控制、疾病进展造成不良影响。我们的临床经验表明,口腔疾病会导致血清中炎症因子升高,这些炎症因子会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胰岛素利用率下降,引发血糖升高。另外,有研究发现,伴有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中,有82%的比例会发生心脑血管或周围血管病变,反之这种概率只有21%。
因此,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应做好口腔环境清洁,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自我检查口腔的习惯,一旦发现口腔问题应积极治疗,将口腔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对于糖友来说,高血糖是口腔病变的主要诱发因素,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口腔健康问题的重要一步,血糖控制不达标的糖友可及时采用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尽快促使血糖达标。
我院在临床中,多采用国家医药发明专利《仙鹤参芪中药系列配方》进行辨证施治。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 “龈为胃之络”,糖友常见的牙周病、牙龈炎、牙龋病等口腔疾病多为患者消渴日久,脾胃蕴热,火热上熏,或肝肾阴虚,虚火上浮所致,通过清热泻火、滋阴补肾、养阴益胃、荣络止痛等治则,可促进齿骨及牙周组织的恢复,消炎止痛,补肾固齿,有效改善或消除相关临床症状。同时,结合我院引进的胰岛靶向治疗技术,可平衡机体代谢异常,改善口腔环境,恢复机体胰岛素智能分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彻底远离糖尿病口腔病变的困扰。
【小编】日常生活中,很多糖友都忽视了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密切关系。但是,糖尿病对口腔疾病的危害,却又是每一位糖友都无法避免,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糖友应高度重视自己的口腔健康,尽早防治糖尿病口腔疾病,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