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血糖,你做到了吗?
时间:2022-08-13 17:57:32
来源:
广州科大中医医院
浏览:5941
稳定血糖,你做到了吗? 众所周知,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冠状动脉疾病和卒中风险等。血管长期损伤后也会导致视力丧失、肾病和神经损伤。近年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在糖尿病治疗中,既要重视对血糖的严格控制,又要尽可能平稳血糖,降低血糖的波动性。那么糖友如何判断自己的血糖是否平稳呢? 一、警惕反复出现低血糖 大多数人都知道高血糖的发生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却不知道低血糖的发生比高血糖所带来的危害更严重。在出现低血糖后,患者会出现一些低血糖症状,严重还会进入昏迷。另外反复的发生低血糖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死亡的发生。所以糖尿病人要知道就算平时血糖大多处于正常范围,但是有反复出现低血糖就不算血糖稳定,需要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达标 我们常常在检查单上看到 HbA1C 的字母缩写,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与血中葡萄糖的浓度成正比。血红蛋白浸润在血液中,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很高,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也会变多,长期的血糖水平越高,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也会越大。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了解近2~3 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反映了血糖变化的大趋势。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水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确定。这里,给大家一些参考:一般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 以内比较合适。比较年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控制在 % 以内。糖尿病患病较久、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年龄大于 65 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放宽到 %~%,具体目标需要医生来确定。 三、一日血糖波动幅度不要过大 虽然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应血糖的平均水平,但是仍不全面。这是因为,如果血糖处于高高低低、波动较大的情况,平均下来,高低相抵,糖化血红蛋白也可以达标,但这样高高低低波动的血糖,仍可以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于一天内的血糖变化,临床治疗表明,一天以内,血糖高值和低值之差,在 3 mmol/L 以内为好,如果超过 6 mmol/L,则血糖波动大。60 岁以上、有严重低血糖史、有明显并发症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或者诊断为 1 型糖尿病的糖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放宽目标范围。
广州科大中医医院提醒您:建议糖友每三个月前往我院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功能的检测。这个检测可以帮助了解病人近8-12周的平均血糖值水平,可以观察血糖是否稳定,也可用于评价糖尿病的治疗疗效及病情控制程度。而胰岛功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障碍类型以及病情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我院采用国家医药发明糖尿病专利中药《仙鹤参芪系列中药配方》,通过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平衡代谢异常,提高糖耐量。还可结合《糖尿病胰岛靶向治疗技术》,通过修复胰岛β细胞受损、增强胰岛β细胞活性及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β细胞受体数目,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发育成熟,治疗糖友患者血糖居高不下、血糖反复波动大、控制血糖不理想等患者,临床疗效显著。